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说起外卖小哥,许多人可能像我一样,只有在饿了点外卖的时候,才会与他们有密切的接触。在读了《中国外卖》(杨丽萍著,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)之后,我对这个职业领域才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该书类似于调查报告,里面的每一位外卖员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那位被同事称为“单神”的小伙子,每天能接七八十单;一对夫妇为了供孩子读书,俩人一起送外卖;疫情期间,许多外卖小哥克服各种困难,把物资、药品送到居民的家里……书中的这些外卖员都很普通,但他们已经成为数字经济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环节。
以前总是听说做外卖员一个月能赚很多钱,也知道他们赚的都是辛苦钱。读了这本书后,我才知道,外卖员的辛苦并不只是身体上的辛劳,他们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。书中提到,随着外卖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,外卖员不仅要抢订单,还要担心送餐是否会超时,常常是这个外卖刚送到客人手上,系统就提醒要立马赶往下一个取餐点了。
在马路上,我们经常看到飞驰而过的外卖员,不少人指责他们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。这确实是事实,但是什么在背后驱动着他们呢?书中揭示,如果一个订单超时,他们就可能面临着客户的差评,一个差评往往会被罚款50元至200元,而完成一个订单,他们也就赚4到5元。
除了平台经济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带来的压力外,外卖员还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特殊情况。比如,有的客户为了领取一些优惠券,迟迟不愿拿自己的外卖,有的外卖员为了避免差评,不得不自掏腰包,等等。
书中也介绍了一些“特殊”的外卖小哥,他们有稳定的工作,送外卖是为了体验生活、赚取外快。于是,我们就看到了一些身怀绝技、能为客户解决各种问题的“奇人”。
如今,外卖员这个新就业群体有700万名从业者。作为不同社会分工下的劳动者,我们应该对外卖员群体有更多的了解,知晓他们的工作状况,体谅他们的难处,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,这是对每位劳动者的尊重!
Copyright © 2015-2023 非洲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